武磊进球/足球即时此分/迈克马龙/北爱尔兰时间 - 中国vs澳大利亚

最新消息:歡迎加入QQ群276412263一起交流! | 購買NFC標簽前往官方淘寶店 | 投稿郵箱:nfchome@qq.com

Apple Pay暫時無法進入中國,銀聯、運營商、支付寶、微信誰能拔得頭籌

NFC資訊 小天 6264瀏覽 0評論

yidongzhifu
美國Cupertino市德安薩學院藝術表演Flint中心,當庫克說出“支付時間到了,我們的目標是要取代你的錢包”時,本應是主角的iPhone 6和Apple Watch的風頭被Apple Pay(蘋果移動支付)成功奪走了。

萬里之外的中國,正在熬夜收看蘋果發布會直播的陳鑫(化名)心潮澎拜,蘋果終于也推NFC(近場支付)了,NFC的春天要來了,這讓做了三年移動支付市場的陳鑫無比興奮。

9月18日,上海人民廣場的DQ(冰雪皇后)新世界店,小常拿出手機,打開微信,店員拿著掃描槍,掃了一下小常展示的條形碼,“滴”的一聲,一杯冰淇淋付費完成。

手機廠商、電信運營商、互聯網公司,在手機作為支付工具的場景中,他們都想占據最重要的一席,以NFC為代表的近場支付與支付寶、微信為代表的二維碼(條形碼)支付,都想帶領移動支付進入新時代,但經營多年,卻始終難以激發市場熱情。

Apple Pay會是移動支付的風口嗎?不利的消息是,Apple Pay要想進入中國,必須獲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,而根據目前央行規定,國外公司并沒有被放開申請,這或許是iPhone 6無緣大陸首發的原因之一。而有利消息是,NFC的硬件環境正在日益成熟,全國已有超過360萬臺POS可以刷手機。

蘋果這一次會再次改變世界嗎?

誰主導?蘋果銀聯要博弈

和往常一樣,蘋果推出新產品一定考慮的是生態系統。Apple Pay和11家美國大型發卡機構合作,麥當勞、美國最大藥品連鎖店沃爾格林等零售商也將接受Apple Pay,這些公司在美國的總門店數量達到22萬家。

蘋果和這些商戶的合作模式比較特別,它并沒有向商戶收取費用,而是向銀行收取手續費,根據蘋果與銀行、信用卡公司達成的協議,如果消費者使用Apple Pay付款,蘋果將從每100美元交易中抽取15美分。

但在中國,這樣的模式很難被復制。

和美國銀行間存在激烈的競爭不同,擁有中國最大跨行交易清算系統的銀聯,在中國的地位獨一無二,“蘋果如果要向銀聯收取手續費,銀聯肯定不愿接受。而Apple Pay目前也不可能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,因此很難進入中國市場。”一位銀聯內部人士分析。

事實上,銀聯在國內市場一直主推自己引導的NFC體系。從技術角度而言,如今NFC主要分兩種模式,一種是運營商支持的無線NFC支付,一種是類似蘋果,手機本身支持NFC支付。在這兩條道路上,銀聯均已涉足。

9月3日,在三星Galaxy Note4旗艦手機全球發布會上,銀聯與三星共同宣布推出基于安全芯片的移動支付服務。“此外,銀聯結合金融IC卡的推廣,大力推進‘閃付’商圈建設。目前,全國已有超過360萬臺‘閃付’終端可以刷手機,覆蓋各類公共交通和生活服務領域。”上述銀聯內部人士告訴記者,由于中移動、中電信等移動支付均調整為由銀聯主導的13.56 NFC支付技術,就技術層面而言,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已可在銀聯帶有閃付標識的POS機上完成刷卡支付。此前,銀聯和中國移動也曾聯合推出移動支付平臺。

運營商的野心

想主導這個行業的還有電信運營商。今年下半年,伴隨運營商4G業務上線,NFC作為重點項目不斷推進。盡管聲勢不大,但從各種動作看,推廣力度不小。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新發售的4G 手機卡全部具備NFC支付功能。同時,在中國電信各銷售渠道內排名前30的手機廠商,也在推進NFC支付的適配。“今年,中國電信集團已與十幾家銀行合作,統一建立了應用下載平臺、卡片商店,提供不同用戶根據所需銀行下載應用。”

此外,從年初起,運營商就在推廣移動支付的方向上做了調整。中電信、中移動與交通卡部門合作,通過公共交通支付來推廣其移動支付模式,“相對之前的商戶推廣模式,更為簡單。終端是交通卡的讀卡器,我們只需要在NFC的制式上增加相應模塊就能完成讀卡。”上海電信翼支付相關人士如是介紹。

但在一位專業從事移動支付的業內人士看來,如何讓用戶倒逼商戶普及移動支付是運營商最大難題。“運營商要做好移動支付難度比較大,硬件上,電信運營商需要做到芯片、手機,以及POS終端三者的匹配。前兩者還好解決,但后者依然存在各種進場難。”盡管目前,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可以完成運營商的移動支付,但一旦需要查詢與運營商相關的賬戶信息等功能時,就必須另配備具有讀寫功能的POS機。到目前為止,國內愿意配備這樣POS的商戶為數不超過百家,即便是新推廣的交通卡拉卡支付業務,困難也不少,“交通卡的充值不方便,能給予手機充值的充值網點很少。”

支付錢包、微信支付

搶地盤“兇猛”

盡管Apple Pay暫時還未能對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帶來直接影響,但對于銀聯和電信運營商而言,支付寶錢包、微信支付等遠程支付模式,是其在中國推廣NFC最大的對手。

9月15日,騰訊推出了微信刷卡支付,DQ是它的首批合作商戶。此前,支付寶已經與喜士多等多家連鎖便利店合作推出同樣的支付模式。由互聯網公司推出的支付方式在業內被稱為“遠程支付”,無需進行任何硬件改造,只需收款軟件支持即可。支付寶、微信支付與商戶的合作模式是,向商戶收取支付費率。不過根據媒體報道,在推廣期,互聯網公司依然采用了“倒貼”的模式,支付寶不僅不向商戶收費,而且會給代理商倒貼費率。這樣的營銷手段,顯然推廣速度要快于需硬件改造的NFC。
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:2013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.2萬億元,而支付寶、拉卡拉、財付通作為前三強,市場占比超過90%。支付寶、財付通主要采用“二維碼”方式完成支付。

但橫亙于遠程支付面前的最大障礙,是安全。蘋果宣稱,Apple Pay并沒有存儲任何的銀行卡信息。安全專家對此的解釋是,蘋果作為完全的第三方,只提供一整套技術實現信息傳輸,這樣即使手機丟失,因為獲得手機的人并沒有相應的指紋信息,也一樣無法盜刷銀行卡里的錢財。但二維碼支付方式始終未能獲得央行正式放行,正是因為其在安全上存在隱患,一旦手機丟失,或者被黑,資金安全不能完全保證。

誰先融合誰就贏了

Apple Pay的出現,會讓NFC支付迎來春天嗎?

翼支付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樂觀,他認為蘋果此舉或會倒逼商戶去做移動支付,“由于蘋果用戶眾多,商家會發現需要NFC支付的消費者比較多,可能就會產生相關功能POS機的需要。”

但另有專家表示,和二維碼支付相比,NFC在短期內依然會雷聲大、雨點小。“移動支付在支付領域一直是個補充,所占的比例目前沒超過3%。”移動支付專家慕楚告訴《IT時報》記者,雖然NFC近場支付正在快速增長,而且屬于純硬件支付,支付安全度更高,速度會更快,但產業鏈較為復雜,推廣需要各方利益協調,電信運營商、銀行、銀聯、應用開發者以及其他第三方支付都在探討自己的利益,沒有人談融合。二維碼支付雖然成本低,不存在哪一方為主導的問題,但政策始終未放開。

從便捷性上看,NFC支付的確比掃二維碼方便,碰一下就可以,而二維碼還要掃,操作步驟多于NFC,無論從便捷性還是安全性上,NFC方式都勝出,如今,就看誰能將這個鏈條先融合起來了。

轉載請注明:NFC之家 » Apple Pay暫時無法進入中國,銀聯、運營商、支付寶、微信誰能拔得頭籌

您必須 登錄 才能發表評論!

項目咨詢服務